新闻资讯
行业动态
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>>行业动态正文
临沂临港区:城乡环卫扮靓幸福家园
作者:山东银湾集团  更新时间:2016-09-23  浏览397次

近年来,临沂临港区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打通“幸福美丽临港”建设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,着力完善健全长效保洁机制,逐步建立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处理新体系,切实改善了居住环境,提升了广大群众生活质量。

重拳出击,为城乡环境“排毒”。走进临沂临港区朱芦镇刘家东山社区,整洁的社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,社区内街道干净整洁,绿树郁郁葱葱,每隔一段距离,路边就有一个绿色的垃圾箱,社区广场上几位老人悠闲地拉着家常,一幅新型农村社区的和谐景象尽收眼底。

2015年初,一场“百日集中整治”活动率先从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入手,依次向农村社区延伸,最终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。在推进过程中,临沂临港区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,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指导、协调、督促和推进,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,环境整治中做到任务层层落实、责任到人、干部参与、分片包干,以重拳、众力彻底完成了城区、社区、村居卫生死角的清理,并做到了点、线、面全面启动,大街小巷、沟渠河道、公路沿线的卫生死角全部清除。2015年,该区累计投入300多万元,集中清理历史遗留垃圾点470余处,清运垃圾5000多吨。“原来村里的垃圾堆清理不及时,现在不光每天都有人打扫卫生,环卫车也定期清运,环境确实变干净了!”刘家东山社区居民刘梅九高兴地说。城乡面貌大变化,老百姓看在眼里美在心里。

市场化运作,为城乡面貌驻颜。临沂临港区按照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分级负责、加强监管、全面推进”的原则,形成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区处理”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。真金白银投向环卫配套。临沂临港区在全区150个村(居)共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,建立生活垃圾中转站4处,购买3立方米生活垃圾勾臂车10辆、8吨生活垃圾勾臂车4辆、3立方米扫地车1辆、12吨洒水车1辆、3立方米垃圾方箱385个、120升塑料垃圾桶440个、240升塑料垃圾桶2153个,将辖区66条主道路444万平方米全部纳入保洁范围。市场化运作环卫模式已见成效。截至2015年6月,临沂临港区4镇全部完成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,彻底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。如今,镇辖区内道路及绿化带保洁,村居环境保洁和生活垃圾的收集、清运、处理都实现了有人管,管得好,城乡环境从而得以“青春永驻”。

精细化管理,为城乡环境润色。从城区到各镇,从主次干道到小街小巷,总有一道橘黄色的风景---环卫保洁员活跃的身影,点亮了美丽城乡。早晨5点,天还未亮,团林镇北泉子一村保洁员李相烈就装好工具,骑上保洁三轮车,开始了一天的卫生保洁工作。来到村主要街道,他拿起扫帚开始清扫,不时将垃圾装入三轮车。扫完街道后,他再把设置在村民家门口的垃圾箱清理干净,最后将所有垃圾运到村外的大型垃圾箱。目前,全区已聘用保洁人员434人,配备人力环卫三轮车190辆,每天负责辖区内的垃圾清扫清运工作。好环境的关键在保持,保持的关键必然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监管。为加强环卫队伍管理,临沂临港区制定了环卫工人管理和考核制度。为让群众了解并参与环卫建设,临沂临港区发放城乡环卫一体化明白纸6万余份,并通过宣传车巡回广播等方式,加大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宣传力度。同时,在全区150个村居印制、安装环卫公示牌150个,明确了环卫保洁责任人、责任区域、工作时间等,并通过设立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督电话,随时受理群众监督、投诉、举报等相关内容。同时,临沂临港区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一项德政工程、惠民工程来抓,依托区内社区文化广场、文化大院等文化阵地,经常性地组织新农村新生活文艺演出和教育培训等活动,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,引导群众革除陋习,有效推动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向标准化、规范化、长效化发展。

临沂临港区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,由表及里、建管并重,打通了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群众生活在美景中,满意、欢笑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。

□本报记者徐梦

通讯员冯晓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