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行业动态
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>>行业动态正文
山东:聊城城乡环卫一体化走上常态长效的轨道
作者:山东银湾集团  更新时间:2016-08-19  浏览403次

 让美丽与文明长驻乡村——这个600多万聊城人期盼已久的梦想,正一步步变为现实!

  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县处理”城乡环卫机制的全面运行,让“垃圾围村”成为历史;以市场化运作为重点的长效机制的建立,走出了环境卫生容易反弹的怪圈……追逐梦想的路程虽然艰辛,但全市上下弛而不息、久久为功,勇于探索实行新机制、新办法,城乡环卫一体化走上常态长效的轨道。

  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以良好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根本保障,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上升到新水平、迈入了新境界。美丽乡村款款而来,广大农村群众正感受着耳目一新的惊喜,收获着厚重恒久的幸福!

  健全运行机制 面貌焕然一新

  随着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县处理”运行机制的建立完善,全市农村环境显著改观,赢得广大群众一致“点赞”。

  去年3月28日到4月1日短短3天的聊城项目考察之行,让美籍华人张和平难以忘怀:“这些年我走过全国很多地方,很多发达地区都没有解决好环境卫生问题,聊城是相对欠发达地区,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,难能可贵。”

  乡村面貌巨变的背后,是聊城各级全力以赴、攻坚克难,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攻坚战的硬招、实招。近两年来,聊城市持续加大投入,强基础、建机制,全面建立起“户集、村收、镇运、县处理”的城乡环卫体系。

  ——“户集”方便群众,卫生习惯逐渐养成。全市按照每10-15户配置1个垃圾桶的标准统一配置,合理布局、方便村民投放,彻底取缔露天非密闭式垃圾存放设施。同时,各县(市区)全部配齐密闭式垃圾运输专用车,全市共配备14.3万个垃圾箱、1695台垃圾收运专用车。日前,在东昌府区郑家镇李海村的一场乡村婚礼上,记者发现,后厨的菜蒂、鱼内脏等餐厨垃圾全部收在了竹筐和大盆里。“以前这些垃圾随便找个沟就倒了,现在都装袋后扔到垃圾桶。”厨师李学鹏说。

  ——“村收”建起队伍,日产日清成为常态。聊城按服务人口2-3‰的标准配备保洁员,实行“定时间、定区域、定任务、定标准、定报酬”,做到机构、人员、经费、制度“四落实”。目前,全市保洁人员达到1.8万人,垃圾清运人员达到2200多人,垃圾处理人员达到400多人,组建起了一支覆盖城乡、延伸村(居)的环卫管理作业队伍。“垃圾每天一早就被运走,我们的环境变得更整洁了!”这是聊城群众在采访中普遍流露出的喜悦。

  ——“镇运”高效中转,确保垃圾彻底清运。全市135个乡镇分别结合自身环境、财力、物力等实际情况,或联合、或单独与保洁公司签订了垃圾清运合同,签约的保洁公司全部开始了正式运转,将垃圾运输至垃圾中转站或临时垃圾中转点,做到了日清日运。同时,所有乡镇均建成了垃圾中转压缩站或垃圾分拣站,全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060吨。

  ——“县处理”实现垃圾无害化,提高末端处理能力。截至目前,聊城已实现“一县(市)一场”,每个县(市)都建有无害化垃圾处理场。其中,市城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投入使用,处理东昌府区、三个市属开发区和冠县的垃圾。阳谷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已投用,日处理生活垃圾可达300多吨,年发电量0.48亿千瓦时。还有一些县(市)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在建设中,这将有力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、减量化和资源化进程。

  随着生活垃圾收集、转运、处理体系日益完善,聊城走出了一条管理一杆到底、操作简单快捷、垃圾总量减少、资源再生利用、社会效益显著的新路子。科学高效的环卫运行机制,使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迅速开辟了新局面!

  建立长效机制 留住美丽乡村

  聊城市在“常”抓上下功夫,健全完善长效机制,不仅巩固提升了整治成果,更逐步实现环卫工作的良性循环。

  城乡环卫一体化贵在常态长效,否则难以走出“治理—反弹”的怪圈。

  两年来,聊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之所以在全省连续取得优异成绩,正是得益于聊城市在“常”抓上下功夫,健全完善长效机制,在巩固扩大整治成果的同时,逐步实现了环卫工作的良性循环。

  记者最近在冠县辛集垃圾分拣转运站看到这样的一幕:机器轰鸣声中,垃圾被送进大型垃圾分类箱进行筛分。随后,两个出口中,一边“吐出”塑料袋、泡沫等不易降解物质,另一边则“吐出”泥土、菜叶等可降解物质。冠县自推行市场化运作以来,垃圾的作业和管理由政和垃圾处置服务中心负责,效果显著。

  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是保证农村环境长期整洁卫生的有效途径。聊城市积极推行“干管分离”,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,采取公司化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,将环卫保洁推向市场。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,全市建立起“以公共投入为主、多元化投入为辅、社会积极参与”的投入机制,采取PPP方式建设的聊城国环垃圾焚烧发电厂已投入运行。

  “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,聊城市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、农村家庭垃圾有偿处理的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。”市文明办副主任姚清昌表示,各县(市区)均组建1-2家市场化运营的环卫总公司,实现全县域统一运营、全面托管、全程负责,政府购买服务、养事不养人,提高农村环卫作业质量和效率。高唐县彻底打破了城乡环卫保洁“政府包办”的传统习惯,借助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”的模式,实现了“统一收集、统一运输、统一处理”等整个链条的一条龙服务。

  一子落而满盘活。市场化运行模式的推行,有力保证了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常态长效。“这说明聊城市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,追求的不是光鲜亮丽的‘面子’,而是内涵丰厚的‘里子’。”市住建局党组成员、市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主任张义波认为。

  搞好城乡环卫一体化,必须一手抓当前,一手看长远。正因如此,聊城市将环卫工作与路域环境整治、小城镇提升、农村改厕、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相结合,加快推动农村循环经济、生态农业发展,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。

  “现在家里用沼气做饭不花钱,大棚菜增产增效还很少打药。”如今的莘县大王寨镇后观村空气清新、街道洁净,100多家免费使用沼气的村民更是喜不自禁。县乡两级扶持该村养猪场上马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项目,原来的粪水变成了免费供应给村民的沼气,养猪场每年还可增加效益15万元。聊城市持续加大扶持力度,增加产业科技含量,通过秸秆还田、沼气利用、生物质发电等技术,将秸秆、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转化成为资源和财富,实现了土壤改良、环境修复和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可持续性。

  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我们坚信,随着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持续深入推进,未来聊城乡村的美丽新图景将会更加瑰丽夺目!